2007年11月29日 星期四
1128討論進度
時間:11/28 12:00-13:30
地點:社會系管
參與人:育誠助教、全組組員
會議記錄:
一.資料分享
1.星巴克咖啡的引進引及相關星巴克在台灣發展。 昀雅 、佩樺
2.星巴克咖啡對第三世界的貢獻及抗爭。 怡安惠善
3.西雅圖咖啡(或有想到其他高價連鎖的咖啡)的相關在台發展資料。玟潔
4.壹咖啡、全家咖啡的相關資料。 硯亭
5.QK、7-11喀啡的相關資料。 軒慧
本部分資料為針對上週期中進度報告同學給予建議以及質疑部分的資料搜索。
資料分享很多,僅摘要討論後的小結。
<小結>
(1)西雅圖咖啡為台灣自創,並非從國外進口。仍屬於高價位咖啡,但整體並非如星巴克體系龐大,僅有30幾家分店。故屆時作咖啡文化的定義時,仍以星巴克做為範本解釋最具代表性。
(2)QK的品牌創立和85℃的品牌創立是同一人。但QK當時為休閒小站裡的一部份,所以飲料涵蓋很多茶飲料。(但品質組員覺得=.=b,可能也與加盟金很低有關) 不過就這點應該是可以回應上次同學所提問為何不以QK做範本原因之一。
(3)全家(為伯朗咖啡進駐) 7-11 雖然都強調高品質。但進攻市場時間不長,應該也是我們現在能回應上次同學所提問為何不以全家7-11做範本原因之一。
(4)壹咖啡連鎖制度不嚴格,導致許多早餐店加盟後又退出。故品質很糟糕,市場也很糟糕。
(5)總結(2)-(4),壹咖啡很明顯的可以說明為何不在我們研究範圍內。其他部分應該也可以說明為何以85℃為何為我們觀察的主體,但可能要更明確的數據說明。
(6)星巴克的咖啡文化部分資料應該再進一步搜索。
二、題目定義
原以為之前繳交期中報告會交予育誠助教,後來發現應該只是老師過目。故本部分請教育誠助教,將題目定義更明確。
助教提供的意見:
1.若我們的題目不需要以「咖啡文化」即可描述,表示現象與咖啡文化並無相關。
2.若我們將85℃及星巴克最後的文化象徵解讀為相同的。問題可能會變成經濟角度的「供需原則」而已。
* 但我們仍暫訂85℃及星巴克最後的文化象徵解讀為相同的,或許要試著更以社會學現象解釋之。
3.可以將85℃大眾以為的成功部分條列,最後在「加上」我們認為大家不知道的成功原因,並以咖啡文化解釋我們的最後一項成功原因。
4.無論是問卷設計或是報告內容,我們每個描述都應該有文獻的支持。
5.將訪談典型消費者取代問卷調查。
6.與助教共同討論後,將報告分成下列幾點部分
(a)咖啡文化描述 (b)85℃成功市場介紹(c)85℃成功原因 (d)我們賦予85℃另一種成功的原因 (e)訪談典型消費者已驗證我們的觀點(當然最好有文獻驗證)
三、工作分配
分配本週進度,找尋文獻,並著手先略寫出報告主幹。
(a)奢華風、消費文化描述 軒慧 、 郁慧
(b)咖啡文化、消費文化與台灣咖啡(以星巴克為例) 昀雅 、佩樺 、怡安、玟潔
(a)、(b)組同學要將文獻去證實我們賦予85℃另一種成功的原因
(c )85℃成功市場介紹 惠善
(d)85℃成功原因及行銷手法 硯亭
以上是比電腦好的頭腦記錄下來的,若有錯誤再告知更正。
2007年11月28日 星期三
台灣的咖啡連鎖店
發現一個不錯的部落格〈天馬咖啡屋〉http://tw.myblog.yahoo.com/yesmad-0120 之《咖啡倉庫》
有不少關於咖啡文化和連鎖店的介紹
大家可以去看看喔:)
以下是節選自他的其中一篇:(2006/03/24)
台灣咖啡連鎖店經過多年激戰,以加盟模式拓點的品牌今年展店步伐均已趨緩,採內座式的咖啡品牌,今年平均新開店目標皆訂在10家左右;反倒是全部開直營店的STARBUCKS和伯朗咖啡,在母公司統一集團和金車集團資金奧援,將加速展店。
顛覆傳統思維,壹咖啡以35元另類營銷搶灘成功
壹咖啡採取另類營銷策略,除了以35元低價咖啡切入市場外,在加盟店的拓展上,不靠傳統參加創業加盟展的方法,也不雇用業務人員拉加盟主,反而選擇網路加盟的口耳相傳方式打出天下,短短1年半就開了250多家門市,開創新一波低價咖啡加盟風潮。
很多上班族一提到創業,很自然的就會想到要開一家咖啡店,根據臺灣咖啡協會統計資料顯示,自1998年起咖啡生豆與熟豆的進口量每年都呈現100%以上的成長,咖啡店更是如雨後春筍般林立於街頭巷尾。
保守估計國內大大小小咖啡店總數超過1萬2千家以上與便利超商不相上下。其中以連鎖咖啡的展店速度最為驚人,每年市場規模超過5百億元。
基本上,國內連鎖咖啡可分3大體系:
- 第1大體系是重視裝潢氣氛,以店內飲啜為主,外帶為輔,價格走中高價位的連鎖體系如星巴克、伊是、丹堤、客喜康、真鍋、西雅圖及怡客等。
- 第2大體系則是裝潢極簡,以外帶為主,走低價路線如壹咖啡、QK咖啡等連鎖體系。(85度C是屬於此一體系嗎)
- 第3大體系則是具個性化的咖啡專賣店或咖啡餐車,在不同的區隔裏各領風騷,市場涇渭分明。
不過,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過去,個性化專賣店的生存空間也逐漸被連鎖體系壓縮,而在景氣持續低迷及收入縮水的市場環境下,強調低門檻的第2類加盟體系反而成為市場的新趨勢。
名店咖啡搶攻超商即飲市場
面對星巴克的挑戰,名店連鎖咖啡包括西雅圖、真鍋也不敢掉以輕心,以另類思維的方式,直接放下身段尋求與便利超商的合作機會,將沖泡咖啡即飲化,走出店外推出咖啡周邊商品直接在超商鋪貨。西雅圖咖啡就最先推出量產咖啡飲品並進駐統一超商,真鍋也由久津代工推出「新鮮屋」包裝咖啡,並在全家便利商店及賴爾富上架,積極搶攻超商市場。如此一來,兩大品牌除了可以增加店外的營收外,透過超商據點的大量鋪貨,也可以提高品牌曝光機會,並且彌補偏遠地區拓點不足的限制。對超商而言,也可以增加商品的多樣化及上架收入,雙方都可以互蒙其利。
臺灣咖啡市場由60年代一杯咖啡1、2百塊錢到今日壹咖啡外帶35元的國民咖啡,價格越來越低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尤其數位時代的全面來臨,運用網路營銷做為營銷工具也讓年輕的創業者趨之若鶩。
伯朗、麥香、可樂果 常青商品為何「常青」?
伯朗、麥香、可樂果 常青商品為何「常青」?
競爭優勢小時候遠足背包裡永遠少不了的可樂果,這三年來,每年依然可以有一○%的成長。還有伯朗咖啡、麥香紅茶、王子麵……,這些在市場上永不下架的常青商品,為何歷久彌新,永遠讓顧客眷戀不已?
文/謝明玲 攝影/劉國泰
最近,五大便利超商出現了紅色瓶裝、喜氣洋洋的伯朗咖啡二十五週年紀念罐;以清新女聲配唱的「Mr. Brown」廣告在電視上強力放送。走過四分之一世紀的伯朗咖啡,目前仍然佔有常溫咖啡五成左右的市佔率。
統一這兩年來力行精耕品牌。而在茶裏王、瑞穗鮮乳去年成功挑戰二十億營業額之前,就站上二十億營業額寶座的,只有麥香系列。麥香紅茶和奶茶,二十四年後,依舊是市場紅茶和奶茶龍頭。喜愛甜食的統一企業執行副總經理羅智先,更是每次開會必來上一瓶。
小學遠足背包中絕對不會忘記的紅色包裝可樂果,三十三年後,最近三年還可以有一○%的營業成長,聯華食品產品群經理何方天說,可樂果在四十六億休閒食品中佔有一○%,以單包營業額來說,是休閒食品的冠軍。
他們都是市場上永不下架的常青樹。抱著「有所變,有所不變」的原則,他們不僅站得久,還站得很穩,都是個別品類中的第一名。
在百家爭鳴的市場中,要挑戰「常青」,難度愈來愈高,他們的成績,更顯不易。
◎商品走向「M型」分布
「食品業中,常青品牌不少,剩下的就是一堆短命的品牌,」政大企管系系主任別蓮蒂觀察,食品商品也走向「M型」:長壽的長壽,短命的,就愈來愈短。
競爭激烈是主要原因。全家便利商店商品部經理林純如說,全家兩千多種商品中,每年就要汰換一千兩百種(不論新舊品),而在門檻低、廝殺激烈的飲料戰場,每年就有兩百種新品上市。他們兩個星期做一次盤點,壽命不到六個星期就下架的大有人在。
通路的競爭也加深了產品廝殺的慘烈。便利商店彼此間為了要差異化,找廠商針對季節性開發產品,像是草莓季、啤酒節等。產品種類愈來愈多,要建立顧客忠誠度,也就愈來愈難。
加上食品消費者本來就是「喜新念舊」,喜歡嘗新,因此廠商必須不斷推陳出新搶佔市場;可是如果產品不夠有特色,抓不住消費者,消費者舌頭的記憶,就會把他們帶回常青商品。
「那麼多新商品中,我們發現真正存留下來的,真的是那麼少,」統一乳飲群副總經理黃瑞典點出統一執行品牌精耕的思維。「淘汰的商品就是資源的浪費,因為投入的資源是無法回收的。」
除去原先就計劃短打的產品,許多無法常青的產品,使得廠商必須默默吞下背後龐大的研發、製造成本。大家都意識到,如何調整方向,把產品做精做長,才是上策。
然而,兩極化市場中,要從短命的一端走到常青的另一端,並不容易。常青樹,究竟何以歷久彌新?
原則就在「有所變有所不變」。
◎找到核心價值
找到,並維持顧客到底何以眷戀產品的那一點是重要的。
「你要去分析你的顧客,喜歡你的是什麼?他認定的是什麼?」別蓮蒂提醒。像是黑人牙膏或許可以改開蓋方式、改大小規格,可是刷入嘴巴的味道,或是黃色軟管的包裝,就是不能變的、顧客眷戀的那個關鍵。她說,就如當黑人牙膏推出白綠雙星時掀起了一陣風波,因為就是有一群消費者不管白綠雙星效果是不是更好,就是偏好傳統的那款。
而在食品,最不能變的定位,就是獨特的口感。
最經典的例子是一九八五年可口可樂在市場上換上新口味,結果抗議排山倒海而來,有的民眾開始囤積原始口味的可樂,並到處抒發對原味可樂的回憶。可口可樂只好決定重新生產老配方。
麥香也是如此。統一茶飲事業部品牌經理葉皙斌說,二十四年前仿照台灣人在路邊「奉茶」的習俗,以同樣的風味做出「麥香」,那種桶裝茶獨有的「麥」元素、甚至似乎在現在講求健康時代中不合時宜的甜膩口感,卻是最必須維繫的特質。
最好的證明是麥香在民國八十一年開喜烏龍茶席捲全台時,曾經嘗試以清淡、低糖口味打開市場,卻沒有成功。消費者要的,還是他們的濃甜大麥風。
可樂果也是一樣。何方天說,儘管這幾年可樂果做各式各樣的不同口味和包裝,但可樂果的酥脆口感,沒有變過。
口感之外,第二個要抓穩的定位,還有對主力客群的溝通方式。
麥香曾經在兩千年覺得主力客群老化,想在行銷策略上擴散,打全部的消費族群,卻發現搔不到癢處,又重新聚焦行銷十三到十八歲的客群;而年資儘管比不上麥香,卻也是統一明星商品的茶裏王,曾經把原先訴求的上班族幽默風格的包裝改成棒球包裝,改訴求活力、運動,結果銷量大跌,一個月後,又改回來。
因此,青樹守則第一條,就是不能跟著流行走,而要抓穩核心,而且「堅持」自我風格 。
統一看到這一點,這幾年系統化建立品牌白皮書,要產品回歸最原始的定位。
「品牌白皮書就跟一本聖經一樣,不管未來誰接這項產品,一定要照這本聖經去做,不能想幹嘛就幹嘛,」黃瑞典說。行銷可以創新,包裝可以微調,可是定位是什麼,不能變的還是不能變。
事實上,常青樹常常都享有先進的優勢,定義了產品類別的口味,也因此培養了消費者的習慣。但如果只是抓著這個優勢,忽略與時俱進,也無法歷久彌新。
「必須讓消費者覺得,我是這個時代的消費者,我還是會喜歡這個產品,」別蓮蒂分析。
林純如觀察到,這些常青樹在原物料上不會改變,但會逐步修正到現在消費者比較能接受的味道。
以伯朗來說,二十五年前的伯朗用日本進口的萃取液加上即溶咖啡沖泡出來,比較像是奶味濃厚的咖啡調味乳;後來金車開始從中美洲直接採購生豆,烘焙萃取咖啡液,逐步調整自製和進口的比例。
「消費者喝咖啡會愈來愈深,會愈來愈要求。我們勢必要跟著深化、純化,」金車企劃部副主任馬明皓說。
小時候習慣常青產品的消費客群會老,代表著常青樹也要與時俱進,學會如何掌握年輕族群。
可樂果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們在十年前麻辣鍋開始風行的時候,率先推出酷辣口味,抓住年輕人市場。至今原味和酷辣可樂果,仍佔可樂果營收的八至九成;兩年半前推出的「試嚼系」,九層塔、裝蒜起司等口味也是特別為年輕人量身訂做,平均一支可以有一年半到兩年的生命週期,何方天說,比一般洋芋片的成績還好。
與時俱進還意味著要跟上時代文化。葉皙斌說,就像六年前茶飲料開始流行,保特瓶裝大行其道。麥香長久成長的趨勢遇到停滯。他們隨即改善,在推出了「嚴選」系列的保特瓶後,銷量又開始緩步上升,還提升了麥香的質感。
◎持續與消費者溝通
而常青更重要的關鍵,是要持續與消費者溝通。
「常青產品在大多數人的味覺記憶中佔有一席之地,但這不代表他可以一直成功,」全家便利商店公關經理林翠娟發現。「它還是要不斷刺激、提醒消費者。」
刺激消費者的方式很多,除了傳統的電視或平面廣告,從通路政策、消費者活動,到推出多品牌,都是溝通的一環,就是要提醒消費者「我還在這裡」。
林純如觀察,伯朗就從來沒有因為自己是第一名而鬆懈,或者有「你一定會來買我」的心態;逢年過節架上一定會有伯朗的禮盒,過一陣子就會有伯朗的促銷,就是不要讓消費者忘記它的存在。
而每隔一陣子就推出多口味、多品牌也是一種方式。四年前何方天從德記洋行到聯華,他積極用多品牌刺激年輕的消費,這兩年在他手上,每年可樂果平均推出三到四種口味;卡迪那一年可以推二十到三十種,除了是因為成功的新品可以有快速的獲利回收外,搶佔貨架,讓消費者不停看見自己,也是一個重要影響。
「如果在消費者容易碰觸到的通路裡缺席,消失在消費者視線之外,久了,消費者可能對它的情感就淡忘掉了,」林翠娟說。
這種發展多品牌的策略常和通路配合息息相關。密切與通路合作,能保證好的曝光管道,對培養品牌,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就像在卡迪那大品牌下,聯華還配合通路做過結合餐廳如牛角(日本知名燒烤連鎖)口味,或花蓮剝皮辣椒等地方特色口味的主題,雖是不同口味,但每次新品一推,都加深了消費者的印象,又養厚了一次品牌。
「我們的彈性高,通路都很喜歡跟我們配合,」何方天說,他還曾經為了配合通路,從研發、卡通圖案行銷設計、生產到上市,只花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為常青產品製造話題
而另一個通路帶來的優點是,通路活動能為常青產品製造話題,帶給常青產品新的生命。
走過半個世紀以上的黑松汽水這兩年開始與全家便利商店合作,送天堂線上遊戲的「虛寶」。去年原訂一個月的份量,一個星期就賣光了,黑松汽水一星期大賣七十萬瓶,是平常一週銷量的十五倍;統一超商前陣子結合統一產品推出C.i.BOYS的產品公仔,也是三個星期就被搶購一空,網路上,還有標售到一隻六千元的。
就如同民國五十九年推出,走過三十七年的王子麵,靠著雄厚的產品力,依舊是消費者腦海中印象深刻的常青樹;然而,儘管品牌依舊常青,可是力道已經減弱了許多。從過去全盛時期的三十萬箱,到現在只有十萬箱的成績,林純如觀察,儘管曾推出王子麵撲滿及小王子麵造成話題,但王子麵缺少的就是與市場持續溝通的努力。
「有時候會覺得扼腕,看著它這樣衰退。現在,必須靠創意再賦予它新的生命,讓品牌延伸,」八十三年離開味王,直到去年六月重新回鍋到味王擔任業務部協理的吳柏松誠實地說,王子麵有其品牌的資產,今年開始,他們要動起來,再一次「創造流行」。
堅持產品力,積極被看見,常青樹必須「有所變有所不變」地步步為營,事實上,一點都不比推新商品來得簡單。
詳細全文請上天下知識網www.cw.com.tw
很明顯的我不太擅長畫重點。
2007年11月27日 星期二
咖啡故事 引人入勝
咖啡故事 引人入勝
Taiwam News財經文化周刊 文/揭陽
2006/9/7【字體】放大 正常 縮小
經濟的、文化的、社區的、生活的……
二十一世紀的經濟活動,因著資訊傳遞的民主化,和上世紀有著截然不同的風貌和必需條件。「紐約時報」著名經濟專欄作家帕斯楚曾說:「美感是生活必需,風格是銷售必要」,有著形而上美感和生活風格的產業,似乎才能在現代發光發熱。咖啡產業其實就是很好的例子,年代久遠卻越來越有自己的風格,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背景,不知經過多少文人雅士加持,搭配全球化經營的商業模式,造就出攻占全地球一半人口的市場版圖,無怪咖啡被人冕之為「黑色黃金產業」。
「黑色黃金產業」的原動力,來自於咖啡天生的致癮性,和濃郁的五感經驗。也就是那股原始的魔性,讓無論是百年前或百年後的社會菁英、凡夫俗子,全都臣服在咖啡麾下,無法自拔。
有讓人無法自拔魔力的商品,當然商機無限。除了星巴克從美國西雅圖發跡成為全世界最大咖啡連鎖店,到台灣雲林古坑因為咖啡而使老社區重新復活成為觀光熱區,不知多少人因為咖啡而找到活下去的方式,因為咖啡找到生命的意義。
「魔性」之所以稱為「魔」,代表的是它的「不可駕馭」和「沉溺性」。雖然有許多人因為咖啡而「生」,但也有很多人因咖啡而「墮」。有星巴克靠賣咖啡賺翻天,也有咖啡廳三個月就倒閉;有古坑因為咖啡而鹹魚翻身,也有地方打著咖啡招牌仍門可羅雀。
研究星巴克、85oC、咖啡達人和古坑,赫然發現,他們的馭魔之道,在於徹底了解咖啡的「魔性」,再配以現代化的效率經營模式,準確抓住並利用咖啡的魔力,成就自己的咖啡志業。
這樣的成功方程式,其實放諸四海皆準,「黑色黃金產業」和其他產業最大的不同是,「咖啡」多了些「文化味」。每個人喝咖啡的姿勢、樣貌都大不相同,喜好、感覺更是差異極大,賦予咖啡的定義也都不一樣。咖啡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扮演過極重要的角色,連在政治極度狂熱的台灣,「坐下一起喝杯咖啡」都是政治和解意涵極高的代名詞,君不見當年一起喝過「大和解咖啡」的不同立場政治領袖,今時今日竟站在同一陣線反對當道?由此可見咖啡的魔力之大,足以超越政治和歷史的恩怨。
「黑色黃金產業」的「咖啡經濟學」,寫的是雄蘊的文化背景、獨特的客製風格和標準化的商業模式,任何想師法、參與「黑色黃金產業」的平民百姓,都要記得,「酗咖啡,得永生」。
本文章由「Taiwam News財經文化周刊」授權刊登,更多內容請見本期Taiwam News財經文化周刊
2007年11月24日 星期六
星巴克、第三世界&公平交易運動
咖啡連鎖店每賣出一杯咖啡,可憐的生產勞動者,譬如說咖啡生產國~衣索比亞的農夫,只能勉強分得大約美金3分錢。咖啡產業年收數以兆計美元,光是星巴克,在今年已經賺進超過5.8兆美元淨利。
衣索比亞政府為爭取其一千五百萬位咖啡農夫能夠獲得更合理的收益分利,請求星巴克簽署一項認可衣索比亞咖啡品牌的法律歸屬協議。儘管星巴克對農業團體一再公開承諾,但卻從未認真看待衣索比亞政府的請求。
告訴星巴克:還給衣索比亞咖啡命名權!
為什麼這很重要?
藉由擁有咖啡品牌的法定權利,衣索比亞政府可以協助農夫與咖啡商進行談判以爭取更好的議價空間,預估每年可為衣索比亞的咖啡產業增加八千八百萬的利潤。這同時也可扶助成千上萬農夫和他們的家庭得以脫離貧窮的苦難,協助他們的孩子能到學校上課,並獲得更完善的醫療保健照顧。
(2) 星巴克咖啡連鎖店遭到倫理消費者批評使用「由童工、有害殺蟲劑及低於生活所需的薪資種出來的咖啡」
(3) 世界最大連鎖咖啡店,也是全球化的象徵之一的星巴克(Starbucks),2000年起在龐大壓力下開始在美國門市販賣公平貿易*咖啡豆。不過,一來他們現場煮的咖啡仍然不是公平貿易咖啡,二來並不是所有星巴克門市都有賣公平貿易咖啡,再者雖然他們是向美國公平貿易組織購買咖啡的最大客戶,這在他們自己的咖啡採購中卻佔不到百分之二。
(8) 但是,支持倫理消費運動豈只是鼓勵個別消費者到星巴克買公平貿易咖啡豆而已?我們不能允許像星巴克這樣的跨國企業引進一些公平貿易的咖啡鬥來妝點門面,而更要去質問他的整個採購流程。或者,更根本的問題是:我們為什麼要去這種跨國企業買咖啡?
(9) 台灣星巴克從2003年開始進口公平貿易咖啡,算是國內先鋒,但並未喚起大眾注意。目前台灣星巴克的政策是每月有一天為公平交易咖啡日,但顯然推廣不夠,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公平貿易成主流:公平貿易的精神是,消費者多付一點點錢,以保障價格購買第三世界生產者的產品,消費者不是花錢養肥中間商及跨國大企業,而是讓錢直接進入第三世界生產者的口袋。這個運動的基本目標是希望讓第三世界的弱勢生產者獲得基本而穩定的收入,建立讓永續發展成為可能的貿易伙伴關係。因此,他們建立公平貿易標籤制度,只要從第三世界國家進口之商品(咖啡豆、可可豆、糖、米等)符合標準,就發給公平貿易標籤。要符合公平貿易標準,收購商必須以保證價格、長期契約關係向第三世界國家農民購買,以確保他們的基本收入。(例如,咖啡原豆的市場價格是一磅三十分美金,但透過公平貿易系統則可以以一點二元美金或更高賣出。)
2007年11月23日 星期五
所以這禮拜的進度
不過在大家都上來之前我還是會發MAIL給大家,以免有人MISS什麼重要訊息。有來看的人就忍受一下收我的MAIL(可以不用看因為會和我的BLOG發表的一樣),不過大家要記得常上來看更新。係上的另一半還沒上來的,趕快通知他們來這喔!
應該就是分頭找資料吧?因為助教沒有說下一步要幹嘛....
他似乎有點搞不清楚我們想做什麼XDDD
我想大家利用這個假日到下週三前一人認領一份資料分享好嗎?
下週三下課後我們留下來做半個小時的分享和助教討論。
我想第一點星巴克的部分因為比較重要三個人來找,比較周全,也不用一人看完厚厚一本書XD
先不用摘要,禮拜三直接跟大家口頭報告內容好了。等到有下一步動作在看要不要摘要。
但如果有網路上的可以直接貼上來讓大家閱覽,想看的人就可以自己先看。
直接在下面的選項認領。先選先贏
(我自己先選一個如果有人想跟我一樣,我跟你再討論,畢竟我發的文我先選不太公平XD)
1.星巴克咖啡的引進引及相關星巴克在台灣發展的資料,尤其是咖啡文化、高貴象徵這部分。
昀雅 、佩樺
2.星巴克咖啡對第三世界的貢獻。
怡安
3.最近抗衡否認星巴克對第三世界貢獻的相關報導。
惠善
4.西雅圖咖啡(或有想到其他高價連鎖的咖啡)的相關在台發展資料。
玟潔
5.壹咖啡、全家咖啡的相關資料
硯亭
6.QK、7-11喀啡的相關資料。
軒慧
PS覺得不妥的各位,就再發文或直接用別的顏色修文來討論我們這禮拜要做什麼吧?
只剩五個禮拜了,希望在三個禮拜內就可以討論完剩下後製工作XD
期中資料整理心得&建議
大家都很合作又有效率,所以我自己覺得我們這組做的算是很不錯。
至少,我自己覺得有前三名XD。
在這次整理報告的時候,有點小心得和建議想跟大家說。
大家都有分配到文獻摘要,但是在看到摘要的時候,我覺得大家的摘要對要再次摘要以及書面、口頭報告的同學來說略嫌簡略。
可能大家認為摘要只是要附在書面上,或許是當時分配的時候我們都沒有想到也沒有搞清楚,當我們要統整資料的時候,如果摘要過於簡略,或是沒有強調文本的哪部分是可以使用的話,那麼我們若沒看過該筆文獻,我們就會完全不知道這份文獻的內容到底是什麼,更不知道他的利用價值。等於是那篇摘要可能摘得很辛苦,但是讀的人卻沒有看懂。
舉例來說,若有一篇論文是要寫消費與社會的關係,摘要最好別只寫「本篇文獻在討論消費與社會的關係」,重點是,關係在哪?讓讀者比較好消化的,可能是略微描述,因為作者如何如何的發現什麼事,所以消費是社會的一種符碼。如果這篇文章對我們沒有用,你可以告訴大家,這篇文獻是不用參考的。
助教說過,我們的報告是在講一篇故事,所以故事要有鋪陳,如果現在我們就可以以文字敘述的摘錄一些重點(或許50頁的論文摘50字來描繪清楚),到時候作期末報告,也才不用整篇都要重頭來打,直接擷取我們曾經摘要的部分來做推演。也想像,我們的摘要,就是要對同組的組員說一個故事,讓沒看過的人也知道裡面說了什麼故事。
以上一些建議,希望對我們都有一些幫助:)
還是覺得大家都辛苦了~
2007年11月22日 星期四
hi第六組的各位
我是惠善,這次的報告大家都一起努力,結果滿棒的!老師有說我們的題目很有趣!:)
助教在報告完後有交代我,接下來我們先找些什麼資料在和他討論。順便和他釐清我們想做的問題是什麼?
1.星巴克咖啡的引進引及相關星巴克在台灣發展的資料,尤其是咖啡文化這部分。
2.星巴克咖啡對第三世界的貢獻。
3.最近抗衡否認星巴克對第三世界貢獻的相關報導。
4.西雅圖咖啡(或有想到其他高價連鎖的咖啡)的相關在台發展資料。
5.壹咖啡、全家、7-11等評價咖啡的相關資料。
這個假日不知道大家能不能出來討論,似乎不容易XD。再加上現在發這封MAIL我也不確定大家來不來得及查完資料,並且不容易分配要搜尋的部分。
我自己私下申請了一個Google的Blog的空間(因為PTT2要等太久),大家可以用統一的帳號登入修改所有文章。
網址:http://socio6th.blogspot.com/ 帳號:Socio6th,密碼:welovecoffee。
希望大家可以替代無法見面的時候,在上面分享文獻、交流討論。如果有需要分配文章,採取大家自由上網登記,不知道大家同不同意呢?
如果覺得不妥的話或是有其他想法,請大家回覆我MAIL。
如果OK的話直接到BLOG上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