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8日 星期三

伯朗、麥香、可樂果 常青商品為何「常青」?

字字句句都是童年啊。

伯朗、麥香、可樂果 常青商品為何「常青」?

競爭優勢小時候遠足背包裡永遠少不了的可樂果,這三年來,每年依然可以有一○%的成長。還有伯朗咖啡、麥香紅茶、王子麵……,這些在市場上永不下架的常青商品,為何歷久彌新,永遠讓顧客眷戀不已?

文/謝明玲 攝影/劉國泰

最近,五大便利超商出現了紅色瓶裝、喜氣洋洋的伯朗咖啡二十五週年紀念罐;以清新女聲配唱的「Mr. Brown」廣告電視上強力放送。走過四分之一世紀的伯朗咖啡,目前仍然佔有常溫咖啡五成左右的市佔率。
統一這兩年來力行精耕品牌。而在茶裏王、瑞穗鮮乳去年
成功挑戰二十億營業額之前,就站上二十億營業額寶座的,只有麥香系列。麥香紅茶和奶茶,二十四年後,依舊是市場紅茶和奶茶龍頭。喜愛甜食的統一企業執行副總經理羅智先,更是每次開會必來上一瓶。
小學遠足背包中絕對不會忘記的紅色包裝可樂果,三十三年後,最近三年還可以有一○%的營業
成長,聯華食品產品群經理何方天說,可樂果在四十六億休閒食品中佔有一○%,以單包營業額來說,是休閒食品的冠軍。
他們都是市場上永不下架的常青樹。抱著「有所變,有所不變」的原則,他們不僅站得久,還站得很穩,都是個別品類中的第一名。
在百家爭鳴的市場中,要挑戰「常青」,難度愈來愈高,他們的成績,更顯不易。

◎商品走向「M型」分布
「食品業中,常青品牌不少,剩下的就是一堆短命的品牌,」政大企管系系主任別蓮蒂觀察,食品商品也走向「M型」:長壽的長壽,短命的,就愈來愈短。
競爭激烈是主要原因。全家便利商店商品部經理林純如說,全家兩千多種商品中,每年就要汰換一千兩百種(不論新舊品),而在門檻低、廝殺激烈的飲料戰場,每年就有兩百種新品上市。他們兩個星期做一次盤點,壽命不到六個星期就下架的大有人在。
通路的競爭也加深了產品廝殺的慘烈。便利商店彼此間為了要差異化,找廠商針對季節性開發產品,像是草莓季、啤酒節等。產品種類愈來愈多,要建立顧客忠誠度,也就愈來愈難。
加上食品消費者本來就是「喜新念舊」,喜歡嘗新,因此廠商必須不斷推陳出新搶佔市場;可是如果產品不夠有特色,抓不住消費者,消費者舌頭的記憶,就會把他們帶回常青商品。
「那麼多新商品中,我們發現真正存留下來的,真的是那麼少,」統一乳飲群副總經理黃瑞典點出統一執行品牌精耕的思維。「淘汰的商品就是資源的浪費,因為投入的資源是無法
回收的。」
除去原先就計劃短打的產品,許多無法常青的產品,使得廠商必須默默吞下背後龐大的研發、製造成本。大家都意識到,如何調整方向,把產品做精做長,才是上策。
然而,兩極化市場中,要從短命的一端走到常青的另一端,並不容易。常青樹,究竟何以歷久彌新?
原則就在「有所變有所不變」。

◎找到核心價值
找到,並維持顧客到底何以眷戀產品的那一點是重要的。
「你要去分析你的顧客,喜歡你的是什麼?他認定的是什麼?」別蓮蒂提醒。像是黑人牙膏或許可以改開蓋方式、改大小規格,可是刷入嘴巴的味道,或是黃色軟管的包裝,就是不能變的、顧客眷戀的那個關鍵。她說,就如當黑人牙膏推出白綠雙星時掀起了一陣風波,因為就是有一群消費者不管白綠雙星效果是不是更好,就是偏好傳統的那款。
而在食品,最不能變的定位,就是獨特的口感。
最經典的例子是一九八五年可口可樂在市場上換上新口味,結果抗議排山倒海而來,有的民眾開始囤積原始口味的可樂,並到處抒發對原味可樂的回憶。可口可樂只好決定重新
生產老配方。
麥香也是如此。統一茶飲事業部品牌經理葉皙斌說,二十四年前仿照
台灣人在路邊「奉茶」的習俗,以同樣的風味做出「麥香」,那種桶裝茶獨有的「麥」元素、甚至似乎在現在講求健康時代中不合時宜的甜膩口感,卻是最必須維繫的特質。
最好的證明是麥香在民國八十一年開喜烏龍茶席捲全台時,曾經嘗試以清淡、低糖口味打開市場,卻沒有
成功。消費者要的,還是他們的濃甜大麥風。
可樂果也是一樣。何方天說,儘管這幾年可樂果做各式各樣的不同口味和包裝,但可樂果的酥脆口感,沒有變過。
口感之外,第二個要抓穩的定位,還有對主力客群的溝通方式。
麥香曾經在兩千年覺得主力客群老化,想在行銷策略上擴散,打全部的消費族群,卻發現搔不到癢處,又重新聚焦行銷十三到十八歲的客群;而年資儘管比不上麥香,卻也是統一明星商品的茶裏王,曾經把原先訴求的上班族幽默風格的包裝改成棒球包裝,改訴求活力、運動,結果銷量大跌,一個月後,又改回來。
因此,青樹守則第一條,就是不能跟著
流行走,而要抓穩核心,而且「堅持」自我風格 。
統一看到這一點,這幾年
系統化建立品牌白皮書,要產品回歸最原始的定位。
「品牌白皮書就跟一本聖經一樣,不管
未來誰接這項產品,一定要照這本聖經去做,不能想幹嘛就幹嘛,」黃瑞典說。行銷可以創新,包裝可以微調,可是定位是什麼,不能變的還是不能變。
事實上,常青樹常常都享有先進的優勢,定義了產品類別的口味,也因此培養了消費者的習慣。但如果只是抓著這個優勢,忽略與時俱進,也無法歷久彌新。
「必須讓消費者覺得,我是這個時代的消費者,我還是會喜歡這個產品,」別蓮蒂分析。
林純如觀察到,這些常青樹在
原物料上不會改變,但會逐步修正到現在消費者比較能接受的味道。
以伯朗來說,二十五年前的伯朗用
日本進口的萃取液加上即溶咖啡沖泡出來,比較像是奶味濃厚的咖啡調味乳;後來金車開始從中美洲直接採購生豆,烘焙萃取咖啡液,逐步調整自製和進口的比例。
「消費者喝咖啡會愈來愈深,會愈來愈要求。我們勢必要跟著深化、純化,」金車企劃部副主任馬明皓說。
小時候習慣常青產品的消費客群會老,代表著常青樹也要與時俱進,學會如何掌握年輕族群。
可樂果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們在十年前麻辣鍋開始風行的時候,率先推出酷辣口味,抓住年輕人市場。至今原味和酷辣可樂果,仍佔可樂果營收的八至九成;兩年半前推出的「試嚼系」,九層塔、裝蒜起司等口味也是特別為年輕人量身訂做,平均一支可以有一年半到兩年的生命週期,何方天說,比一般洋芋片的成績還好。
與時俱進還意味著要跟上時代文化。葉皙斌說,就像六年前茶飲料開始
流行,保特瓶裝大行其道。麥香長久成長的趨勢遇到停滯。他們隨即改善,在推出了「嚴選」系列的保特瓶後,銷量又開始緩步上升,還提升了麥香的質感。

◎持續與消費者溝通
而常青更重要的關鍵,是要持續與消費者溝通。
「常青產品在大多數人的味覺記憶中佔有一席之地,但這不代表他可以一直成功,」全家便利商店公關經理林翠娟發現。「它還是要不斷刺激、提醒消費者。」
刺激消費者的方式很多,除了傳統的
電視或平面廣告,從通路政策、消費者活動,到推出多品牌,都是溝通的一環,就是要提醒消費者「我還在這裡」。
林純如觀察,伯朗就從來沒有因為自己是第一名而鬆懈,或者有「你一定會來買我」的心態;逢年過節架上一定會有伯朗的禮盒,過一陣子就會有伯朗的促銷,就是不要讓消費者忘記它的存在。
而每隔一陣子就推出多口味、多品牌也是一種方式。四年前何方天從德記洋行到聯華,他積極用多品牌刺激年輕的消費,這兩年在他手上,每年可樂果平均推出三到四種口味;卡迪那一年可以推二十到三十種,除了是因為成功的新品可以有快速的
獲利回收外,搶佔貨架,讓消費者不停看見自己,也是一個重要影響。
「如果在消費者容易碰觸到的通路裡缺席,消失在消費者視線之外,久了,消費者可能對它的情感就淡忘掉了,」林翠娟說。
這種發展多品牌的策略常和通路配合息息相關。密切與通路合作,能保證好的曝光管道,對培養品牌,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就像在卡迪那大品牌下,聯華還配合通路做過結合餐廳如牛角(
日本知名燒烤連鎖)口味,或花蓮剝皮辣椒等地方特色口味的主題,雖是不同口味,但每次新品一推,都加深了消費者的印象,又養厚了一次品牌。
「我們的彈性高,通路都很喜歡跟我們配合,」何方天說,他還曾經為了配合通路,從研發、卡通圖案行銷
設計生產到上市,只花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為常青產品製造話題
而另一個通路帶來的優點是,通路
活動能為常青產品製造話題,帶給常青產品新的生命。
走過半個世紀以上的黑松汽水這兩年開始與全家便利商店合作,送天堂線上
遊戲的「虛寶」。去年原訂一個月的份量,一個星期就賣光了,黑松汽水一星期大賣七十萬瓶,是平常一週銷量的十五倍;統一超商前陣子結合統一產品推出C.i.BOYS的產品公仔,也是三個星期就被搶購一空,網路上,還有標售到一隻六千元的。
就如同民國五十九年推出,走過三十七年的王子麵,靠著雄厚的產品力,依舊是消費者腦海中印象深刻的常青樹;然而,儘管品牌依舊常青,可是力道已經減弱了許多。從過去全盛時期的三十萬箱,到現在只有十萬箱的成績,林純如觀察,儘管曾推出王子麵撲滿及小王子麵造成話題,但王子麵缺少的就是與市場持續溝通的努力。
「有時候會覺得扼腕,看著它這樣衰退。現在,必須靠創意再賦予它新的生命,讓品牌延伸,」八十三年離開味王,直到去年六月重新回鍋到味王擔任業務部協理的吳柏松誠實地說,王子麵有其品牌的資產,今年開始,他們要動起來
,再一次「創造流行」。
堅持產品力,積極被看見,常青樹必須「有所變有所不變」地步步為營,事實上,一點都不比推新商品來得簡單。
詳細全文請上天下知識網www.cw.com.tw

很明顯的我不太擅長畫重點。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