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討論時提到奢華的定義,於是就上網找到了一些資料,大家可以看看。
〈奢華,為何令人如此迷戀?〉美麗佳人 vol.150, Sun, 08 Jan, 2006
http://magazine.sina.com.tw/marieclaire/150/2006-01-09/2048742.shtml
在此節錄部分內容(對我們比較有幫助的):
(1) 從前,奢華屬於少數人,如今,奢華人口變成了廣大的中產階級、沒有經濟 基礎的年輕人,奢華的可能性變大,奢華的定義也更加豐富。
(2) 以往的奢華屬於少數人,富人購買和身分地位相襯的奢侈品。如今有越來越多人,願意從事超乎自己經濟或品味能力以外的消費行為,月入3、4萬但每月買名牌、去高級餐廳用餐,奢華的階級性被打破,因此21世紀的「奢華」需要重新定義。
(3) 奢華,在中文裡,幾乎等同奢侈,接近於虛榮,具有負面的意義。「以往奢侈品等於無意義,奢華就是浪費,但如今奢華變成meanful,具有深層意義:可以展現自我、具有收藏價值。難怪眾人熱衷追求。」東吳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劉維公指出,更值得注意的是,以往講到奢華就等於豪宅或珠寶,現在奢華無所不在,全面滲透到日常生活,食衣住行都可以找到奢華元素,如頂級手機、奢華月餅、奢華Spa之旅、派對奢華風。奢華也進入親密關係之中,情人節買Tiffany名牌戒指來展現愛意,甚至以穿著名牌來判斷是否具有專業能力。
(4) 最近這股大規模的追求奢華運動意義在於,不僅是社會經濟成長、個人消費能力的提升,而代表一大群人想要過品味生活與追求美感。在台灣股市上萬點的時代,購買奢侈品代表「我有錢」,為了彰顯身分地位,但現在追求奢華是為了品味,新奢華是高貴不貴的,價格不見得超昂貴,但能給人前所未有的體驗與享受。
(5) 心理學家張怡筠同意,消費者購買的不僅是奢侈品,而是一種生活風格。藉著昂貴少量、獨一無二的物件,凸顯自己的與眾不同。但關鍵因素在於「奢華,是一種情緒需求。人們努力工作之後,想要犒賞自己。失戀了,出去瘋狂血拼。奢華也是對自己未來的期許,第一天上班拿LV包或穿名牌西裝,試想藉著能夠表現理想自我的物品,投射未來成功的自我形象。」尤其,當社會與個人的不確定性增加時,奢華行為就會大幅成長。因為明天不會更好,人們只好追求物質享受,奢華成為人們的精神依靠。
(6) 奢華,為了想要過追求品味與美感的生活
奢華,為了追求社會認同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